近日中国银河证券,美印关系急剧恶化,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国 “政客新闻网” 9月4日发文称,近几周,因美国关税引发的反美情绪在印度达到顶点,双方关系跌入了几十年来的最低点,美印关系已进入 “一级战备” 状态。那么,美印关系缘何恶化至此?
今年8月27日,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使总税率高达50%。华盛顿表示,此举是为了惩罚新德里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在此之前中国银河证券,美印双方进行了五轮艰难的谈判。特朗普政府官员批评印度通过增加购买俄罗斯石油“间接资助”莫斯科对乌克兰的战争。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指出,印度目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占比已升至42%,而战前不足1%。美国还指责印度大量进口折扣俄油并 “转售获利”,损害西方对俄制裁效果。但印度坚决认为能源进口是主权经济行为,拒绝配合美国地缘政治目标,坚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以保障自身能源安全。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因关税而掀起的反美情绪达到高潮,出现持续抵制美国产品的呼声。印度军方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暗示,两国关系已坏到堪比 1971 年印巴战争时美国派遣海军舰队进入孟加拉湾恐吓印度的局面。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南亚事务高级主任丽萨・柯蒂斯表示,“目前两国关系真的很不稳定,美印关系处于一级战备状态” 。面对美国的种种施压,印度也在积极调整外交策略。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强调政策 “基于国家利益,非外部压力”,暗指美国胁迫无效。
9月5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印度既不想对美开放市场,又不愿意停止购买俄油,还不想退出 “金砖”,非要和中俄站在一起中国银河证券,这样的印度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他甚至放言,印度只有支持美元、支持美国、支持美国消费者这一条路,否则就得支付50%的关税。卢特尼克还断言,不超两个月印度总理莫迪绝对求饶,请求重返谈判桌,乖乖向特朗普道歉“滑跪”,并尝试达成贸易协议。
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输美商品连续加征关税,绝非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美国将贸易武器化,通过加征高额关税迫使印度放弃战略自主。值得玩味的是美国选择加税的时机。正值印度财政年度第三季度,企业资金链最为紧张之际,美国突然发动关税攻势。这种"掐脖子"式的施压,与2018年美国对欧盟钢铝加税时如出一辙。当时欧盟经济委员会的报告指出,美国特意选择欧洲汽车业传统销售淡季发动攻击,以最大化施压效果。如今同样的剧本在印度上演,证明美国早已将"经济战"作为维护霸权的核心工具。 当美国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油"时,实质上是要求印度用主权利益为美国地缘政治目标买单。
然而,印度却拒绝向美国作出妥协和让步,除了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外,还将部分俄油转售给欧洲国家,既赚取差价又缓解欧洲能源危机。这种"左右逢源"的操作,让美国制裁沦为笑柄。更讽刺的是,当美国威胁制裁印度炼油企业时,欧洲国家却悄悄增加从印度进口的成品油——这场能源博弈中,美国成了唯一输家。可以说,印度展现出的战略定力远远超出了美方的预期。虽然美国将印度视为"印太战略"的棋子,但却忽视了一个拥有14亿人口、核武器与航天技术的国家,绝不会甘心成为他国附庸。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在参加完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后,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他与普京拥抱的照片,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深感背叛,尽管是他施压威胁两国在先。对于中俄印在上合天津峰会期间取得的进展还阴阳怪气,宣称:“看起来,我们已经把印度和俄罗斯输给了中国”。随后,当他被问及谁该为此负责时,特朗普又改口称,他不认为美国失去了印度,并强调他和莫迪相处得很好。由于印度继续购买石油,因此才对印度实施了“非常严厉”的关税。
现实总是充满讽刺,1971年美国海军舰队进入孟加拉湾威慑印度时,曾坚信"印度不敢反抗";54年后,当美国再次挥舞制裁大棒时,却发现印度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这种变化折射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大势中国银河证券,霸权主义已经行不通了。在多极化不可逆转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他国就范的行为,都注定是徒劳的。印度坚持战略自主,也正是发展中国家摆脱霸权控制、走向真正独立和自由的必由之路。
公富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