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的融合,4月27日捷希缘,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30余名学生分批次前往花溪校区的“神农百草园”,开展中草药移植和田间管理劳动实践活动。
今年3月,药生学子将红花、艾草、蒲公英等药用植物的种子播种到学院的劳动实践基地—“神农百草园”。经过月余的养护,一粒粒种子变成了一株株茂密的幼苗。为了优化植物生长,4月27日,30余名学生按计划分三批来到“神农百草园”进行劳动实践。首批成员负责灌溉养护,通过资料学习和现场观察,掌握植株疏苗前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疏苗移植做好准备。第二批同学则对密集生长的幼苗进行科学疏苗,拔除过密幼苗以优化生长空间;第三批同学将疏散出来的健壮苗株移植至新土区,同步完成翻土、除草等作业。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部分植株存在烂根现象,及时进行筛选淘汰,并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护根方法,体现了专业素养与生态意识的结合。作为学院辅导员的植物营养学博士李素平老师现场以身教学,进行全过程劳动实践指导,以专业知识为疏苗移栽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在劳动过程中,同学们深刻领悟到,拔掉多余的苗株并非浪费,而是为了让剩下的植株能够茁壮成长,这与专业制药工程里的提纯工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针对幼苗原种植区密度过高的问题,大家通过疏苗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同时剔除病弱植株,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作为学院特色实践基地,“神农百草园”取名寓意传承神农精神捷希缘,融汇劳动育人与专业育人双重目标。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中草药种植的实操技能,更深化了对药物原料生长规律的理解。在未来,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平台,让“神农百草园”成为同学们成长成才的摇篮。
展开剩余44%幼苗移植新土区 赵雅琴 摄
疏苗前浇水 赵雅琴 摄
疏散密集幼苗 赵雅琴 摄
学生合影 赵雅琴 摄
通讯员:周道晏 陶濒锐捷希缘
发布于:重庆市公富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