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了三个多月,日前,中方处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红股网,放行菲律宾军方补给船只,马德雷山号船上人员在奄奄一息之际终于拿到了补给,同时完成了人员轮换。
这些补给包括食品饮水,日用品和燃料。补给完成后,长舒一口气的菲律宾军方,对外通报称,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但丝毫没提中方放行一事。
中方放行,其实是给冷冰冰的博弈局势增添一点人情味。对我们来说,放行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姿态,表明我们既能控制局面,还充满着人道主义考量。放行的动作,相当于对菲律宾说,我不是饿死你们,我只为守住我的规则和立场。
菲律宾为何只字不提中方放行的事呢?一旦这么说,就等于承认在中菲南海博弈中处于被动。所以他们的通报重点是“没有流血”,把焦点转移到“没冲突”而非“靠别人施舍”。总的来说这次是中方用行动释放善意,菲方用话术维持面子,最后各自收获所需。但长期看红股网,这场争端并没有解决,只是把矛盾再推后了一点。
从中菲双方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从2024年6月17到2025年9月5号,菲律宾方面对仁爱礁那艘破船一共补给了10次,最近的这次是在9月5日,上一次则是在5月16日,中间相差了112天,前几次中间则相差一个月,最多两个月。因此我开头所说那艘破船上的官兵“奄奄一息”并非危言耸听。
从频率上看,之前大概一个月到两个月就能补一次,说明那艘“马德雷山号”虽然破,但基本能维持最低限度的轮换和补给。但这次拖到112天,差不多快四个月,对一个锈死在礁上的破船来说,这就是极限求生了。军人身体素质再好,水、油、药品一旦断档,生活条件恶化速度会迅速加快。
这也侧面体现出中方执法越来越严格。从时间拉长来看,补给频率越来越低,本身就说明中方海警、海军执法的力度在加强,拦阻更有系统性。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我方海警更多的是喊话加上象征性的干扰。如今则是高压管控红股网,以至于菲方每次补给都要冒更大风险、花更大力气。
这说明中方在南海维权行动上,逐渐从宣示转向失控一步步挤压菲方的操作空间。并且这种策略是有效的。
即便菲律宾当下还能撑一撑,但这个代价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大。一步步挤压菲方的操作空间。
值得玩味的是,在菲军成功补给之际,菲总统小马科斯当众哭了,哭的猝不及防。当然,他这个眼泪,并非是因为中方放行而感动落泪,而是因为菲律宾人民生活越来越困难而落泪。
这一幕发生在9月6日接受访问期间,他表示菲律宾人民过得越来越辛苦,越来越穷。
诚然,和中国持续的对抗让中菲外交越来越紧张,菲律宾渔业进一步受损、经贸关系紧绷,加剧了物价上涨,以及菲律宾人民的就业越来越难。所以小马科斯的眼泪,本质是“补给战赢了点面子,民生战却输得更惨”。
小马科斯本来是想通过眼泪向民众示弱博同情,展现出一幅“不是我无能,是世界逼的”的画面,但菲律宾人民会想:你花大力气在礁石上守一艘破船,却没把精力用在让大家的日子好过些。
这一幕对中方来说‘红股网,则是在侧面证明,高压管控正在奏效,马尼拉也该想想,是否值得为了一艘破船,这么消耗自己的国家。
公富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